蒹葭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七十三章 朱棣 糟糕父皇那边也被偷奏折啦(第1页)

这已经不是一个疑问句,而是一个将要崩毁的现实。

临近夏收之前,粮食储备不多的情况下,接纳5o万流民,而且还让他们强体力劳作。

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不过在看到朱成充满自信的视线后,朱元璋三人不约而同的都没有说什么。

现在还怀疑朱成,那怕是想多了。

朱成把造船司放在这里,计划着用流民徭役,如此程度的准备。

比任何话语都具有说服力。

只需要静候朱成表演。

……

回到驿站。

朱元璋沉默不语,像是在思索着什么。

徐达有些害怕。

之前让朱成逼迫,对于贪污表现的那叫一个兴奋,虽然是演绎。

但说不准老朱就要借题挥。

帝王心思。

阴晴不定。

而且朱元璋最近的心情,肯定算不上好。

蓝玉也是如坐针毡,他白天也招惹过老朱,把22岁的朱成比作23岁去世的霍去病。

“你说……”

朱元璋刚一开口,徐达的心就提到嗓子眼里,已经准备好随时滑跪。

“……要不要弄一批流民去应天,不多,5万就行。”

“呼——”

徐达和蓝雨长舒一口气,还行。

和他们没有关系。

不过……

朱元璋竟然有心思,把流民引到应天,也属实让人大跌眼镜。

之前最怕的事情,就是流民冲到应天。

对朝廷公信力造成打击。

同时也没办法处理。

到时候城外饿死几万人……

朱元璋头都得大咯。

可朱元璋看到朱成用流民当劳工,他心也热络啊,平白无故多出的劳动力。

谁不喜欢?

而且只要5万,也可以控制。

“要不,给应天一封奏折,让文武百官出谋划策,把流民弄过去点?”

徐达说道。

“恩恩!!”

朱元璋说干就干,还真就写了一封,让文武百官往应天弄些流民的奏折。

……

一天后。

朱元璋这封奏折,也是如期送到应天府,看到这封奏折时,燕王朱棣皱紧了眉头。

——奏折上可没具体写朱成的所作所为。

只是粗略的说,目前流民全部聚集在汉中,被康王朱成暂时接纳。

然后……

就是让文武百官商议,怎么从汉中府弄过去几万流民,朱棣左右看不懂,这奏折到底是什么意思。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