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6章(第1页)

冯海带路,李玉昌一行五人到了县驿。

此次查赈,李玉昌从老家带了三名长随(仆人),秦路、顾小五和周六,后来船到浦江浦的时候,又雇了扬州人黄三。秦路是在李家长大的,深得李家老太爷信任。从李玉昌进京赶考起,就一直跟着,如今自然成为四个长随的老大。

虽然是县驿,李玉昌进来一看,显然是用心准备的,不用说生活用品一应俱全了,还配了两名男仆两名丫鬟。

冯海恭敬地说“李大人,听说您要来了,我们王大人让小人给您做了一些准备,如有遗漏之处,还请大人示下,小人冯海照办不误。”

李玉昌一皱眉,“冯海,请转达王大人,感谢王大人美意,不过李某只是奉命前来查赈,不是来享福的,勿兴师动众的,我们先在县驿暂住,待寻到适宜之所,便会尽快搬出。”

冯海听了觉得奇怪,自从来到县衙已近二十年,接待来往大小官员不计其数,怎么看这个李玉昌都是个异类,非常人也。

“好的,李大人,小人自会禀报。有什么需要的,就吩咐下人去办。”

待李玉昌就寝,秦路他们四人来到偏房休息。

黄三是刚来的,总觉得主子李玉昌有些奇怪。虽然自己没读过书,但他认为那些读书人拼命赶考,不就是为了做官享福吗?吃好的用好的。

“秦大哥,听说今天宴乐楼一大桌子山珍海味,这李大人怎么刚动动筷子就离席而归呀?”黄三忍不住地问道。

三人都笑了,秦路正色道“黄三,你这么一问,我倒是正要交待一下。你刚来,不了解我们李大人,他可是一生正气,立志做个清官好官的,对我们下人要求很严的,你可要注意呀。”

黄三笑了笑,“我是穷苦人,跟着李大人混口饭吃就行,没想那么多。只要一日三餐不愁,我黄三心满意足。”

“知道就好,万万不可做出非分之事。”秦路既是提醒,也是警告。

第二天,李玉昌前去拜见了总查林勇生。

林勇生是同知,自然官阶大于李玉昌,先于李玉昌到了山阳,是总查,目前是李玉昌的顶头上司。

见过礼之后,两人落座。

“林大人,下官是个新人,不谙官场之道,对于查赈一事也是生手,还望大人多多指教,下官谨遵教诲。”

“李大人谦虚了,新科进士怎么可能是等闲之辈,查赈这样的小事,自然会得心应手。这官场嘛,各人有各人的行事之法,无固定程式可套啊,要谈指教,不敢当不敢当啊。”

“下官初来乍到,查赈于我而言确实是个新东西,虽然自会努力,终会力所不逮。刚才下官所言实为肺腑之言。”

林勇生瞟了一眼李玉昌,面色凝重起来,“玉昌啊,此次苏北大水十分严重,尤其山阳为甚,全面绝收,房屋倒塌无数。现在水是退了,但老百姓流离失所,无物充饥啊。”

“我从山东出之时已有耳闻,说草根树皮都被啃光了,好多人现在是吃土撑着,甚至有易子而食,如果属实,那真是惨不忍睹啊!”

林勇生重重地摇了摇头,“可怜啊可怜,不忍直视。不过,皇恩浩荡,朝廷拨款万计,总算解了百姓之难,现在基本安顿了下来。”

“林大人,今天下午我就下去查验一下灾情,实地走一走,掌握具体情况。”

“玉昌啊,远道而来,鞍马劳顿的,不急不急,先休息休息。”

“林大人,朝廷重托,责任重大,下官不敢懈怠。”

看着告辞而去的李玉昌背影,从屏风后走出来的王圣汉脸色阴沉,“这小子,顽冥不化,难道他这脑子是石头做的?”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