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2章 石盆云雨情切切 松林花香意绵绵(第1页)

第二十二章石盆云雨情切切松林花香意绵绵

玉昌、玉涵、耨娲、南雁各自领了自己心爱的兵器,对干以胜夫妇千恩万谢。玉涵把姜伯父给她的铸刀资金拿出来,悉数交给了以胜夫妇,以胜说什么都不肯收,双方相互推辞很久,后来,以胜言道“我们铸剑是祖传绝技,没有知己绝不给做,我们来幽都山铸剑,给悬阳洞带来了很多麻烦,食宿这些时日,已破费了人家不少,我们先给广源道长一些,另外,崆峒广成子弟十八代传人广成道长一心重修崆峒山的庙宇,我们再支持广成道长部分,这次铸完剑,我们的功力全部恢复得在三年之后,所以,家父家母生活也需费用,我拿出来送回家去,铸剑既已完成,我们在此也无他事,回家探望父母之后,也同玉昌兄弟和玉涵妹妹一同奔向江湖,边塞战事起来,参军报国。”玉昌玉涵听了以胜一些语,均是实在之言,“如此甚好,欢迎以胜哥嫂与我等同行。”玉涵当即向莫愁桐以姐姐相称。

玉昌玉涵与干以胜夫妇分别,约定在岚山八友堂相聚,然后离开悬阳洞下了幽都山,返回岚山去了。以胜夫妇也稍事休息后收拾行囊,辞别了广源道长,回海边故乡了。

路上,玉昌道“玉涵,你离家转眼一年多了,转眼秋天就到,你暂回家看看伯父伯母吧?”“我还是先陪你回岚山吧,恐怕到了龙山家里,父母就不让我出来了。”他们不喜欢我舞刀弄棒的,更不愿意我上战场。有时,父亲还盼望玉龙能把南朝兵马拉过来,让南朝统一中原呢!”“伯父真是对时局看得太离谱了,当今大魏在北方已存在近百年,远比晋代3o年长远得多,怎么就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呢?”

“他就知道读他的子曰诗云,对时局从来都不关心。”

“你好好劝劝他们,等让姜伯也劝劝他们。这样我们就先回岚山,你也会会长孙先生,他的才气不比玉龙差。”

“好。”于是玉昌同玉涵还是先回岚山了。

玉昌玉涵重回岚山,与单虎单文等重在八友堂相娶,长孙先生边给大家沏茶,边称道玉昌、玉涵的刀剑,“刀剑用英雄,英雄爱美人,玉昌是刀剑在手,美人陪伴,人生之幸,无人可比啊!”

“长孙兄不要取笑我了,凭长孙兄的才干,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他日入朝,定能飞黄腾达。”

“多靠玉昌举荐,苟富贵,无相忘。”

“长孙先生,这岚山除了这八友堂、卧龙山庄,可还有幽静的静心养生之所?”

“休闲养生,修心养性,莫过于白云度假村,那里林松苍翠,溪水潺潺,玉昌弟怎么想起养生来了?”

“玉涵学艺回来,我一直想和玉涵切磋一下刀法和枪路。”

长孙鬼脸一笑“恐不单是刀枪那么简单吧,不过那里真是一处绝好的僻静之所,习文练武非常适合。”

“玉涵,我们明日去白云度假村看看。”玉昌说得不容否定,玉涵也没想回绝他。她也想好好静下心来,理一理这一年多来的人事,理理自己的诗心与刀技。

“玉昌,只要玉涵能去,整个度假村我全包给你,让你们享用,想住多久就住多久,就留一条狗给你们看家。”

“那我们可消费不起。”玉涵道。

“明天度假村见。”长孙走了。

第二天,玉昌拉了玉涵,直接来到度假村。其实,所谓度假村,就是一个农家小院,是长孙家居住的农家院,院后山坡上松林茂密,松涛阵阵,不绝于耳,院前是一带小溪,向上望,是石盆岩,石盆岩由龚起的巨大石块围成了一汪池水,因地处高处,长孙叫他天池,院子四周种了玉米、高粱、谷子、花生,其时,粮食、花生、豆类都即将进入收割期,玉涵他们在那里休假小憩也不会过三日。

一位老农来到栅栏门外,看见玉昌玉涵连忙接了过来,让进院子。然后说“长孙说这院子由你们暂住几日,厨房、卫生间设施都有,你们慢用,院子是你们的了。”

“谢了,老伯。”

进了小院,玉昌一下子就感觉到五年前,初次见玉涵的桃花溪篱笆小院,那是多美的地方啊。干净的院落,整洁的书屋,还有那含苞待放的桃花,刚刚解冻的春水,一切都仿佛就在眼前,一切又仿佛那么遥远。五年多了,这五年生了太多的变故,我们都已不再是懵懂少年了,我们是大人了,我们要承担起保卫国家、赡养老人、生儿育女的责任了。玉昌拉了玉涵的手,见玉涵不说话,知道她也在想什么“玉涵,你在想什么?”“我在想,我家的桃花溪,多美的地方。”

“我也在想,我们初次相会的那个小院。”玉昌道。拉了玉涵的手,向溪水流来的方向走去。

“玉昌,我感觉,我们小小年纪,怎么承受了那么多。”

“其实,我们应该都很单纯,陪着父母,下田浇园,纺线织布。”

“现在我也可以回家去,也应该回家去,回到父母身边,与他们同享天伦之乐啊。”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