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4章 玉龙设朝仪玉昌劝太子(第1页)

第九十四章玉龙辅魏设立朝仪玉昌劝返太子回归

孝文帝命玉龙和玉昌在晋废宫殿上建立新都,玉龙负责寻旧都图纸和规划设计,玉昌负责工程组织工匠施工,然筑城墙建宫室,均非一日之功,且两人自小对建筑属于外行,两人商议,请恩师徐公出面,玉龙入太学后,恩师因年岁大而隐退深居简出,不问政事,这次孝文帝南来,恩师并未随驾前往,住在平城安度晚年。但两人感觉建都之事,无行家出手不会立就。况皇帝着急,命一年内宫、城、殿、里、市俱成。因此,二人奏请皇帝往平城请来恩师徐公主持建城大计。圣上恩准。玉昌回平城,请恩师南下,徐公本无意再问政事,但皇帝迁都,涉及改革统一大业。早日建成都则中原可定,江南可图。辅魏建都,功在当代,利在万代。

徐公接诏即行南下,为使宫城既有平城旧都之民族特色,又并具汉魏之遗风。徐公从平城带少数民族工匠3oo人,到洛阳后,又从山东曲阜带工匠3oo人,建筑或样式多仿邺城行宫样式。在宫室殿宇规模上,孝文帝要求务求简省,徐公与玉龙商议,按玉龙的图纸设计,结合汉魏旧城建制,新都城在金庸城址上重建,据《洛阳伽蓝记》载魏宫城规模采用六九制式,即东西长九里,南北长六里,设十二门,十二门分别是迎春门、东阳门、青阳门、闾阎门、西阳门、西明门、平昌门、宣阳门、津阳门、广莫门、大厦门。旧城遗址所有毁弃建筑砖瓦,悉数清出使用。使用废墟土石就原地方夯实以为基础,以太极大殿为中心,宗庙社稷,天坛地坛。太学寺庙,均依汉制布置,在施工上,徐公又请单文和长孙协助,土木搭建,微动国库本资,一年功夫,一座新城拔地而起,孝文帝看了甚为高兴,次年春,迁平城宫室而向洛阳。新都落成,四周邦国俱来朝贺。

柔然莫尔坦王爷为解北魏南迁马匹紧缺之需。献马匹1万匹,高车、契丹、突厥、高句丽、吐谷浑各派使节,西域诸国敦煌、和田、鄯善、月支、高昌俱由开明王引领,来朝见孝文帝,北魏疆域日盖扩大到北起黑龙江贝加尔湖,西至碎叶伊犁,南至长江至东海的广阔疆,土地面积由平城时期的一百二十万里,扩展到一千一百九十万里,整扩大了十倍,是江南地理的六倍之多,国力空前强大。

新都落成,孝文帝进一步推进汉化进程,朝野上下,禁言鲜卑语,须以中原汉语为普通国语,除胡服、披汉衣,衣简洁便利为要,男装上衣下裤,女装上袄下裙。废除鲜卑贵族宽敞拖地臃肿之裳,废除鲜卑与汉族同婚禁令,各族同婚,宫内六位公主悉嫁外族和汉族,因洛阳暴热难耐,少数王公仍念旧都,太子元恂欲带保守王公返平城,孝文帝先以教导训诫后以杖责,守旧势力反叛,欲拥太子自立。

反对迁都的以留守平城的元丕、和南来的元图、元景最为激烈,他们在平城,在草原都有大量的牛羊、战马和庄园,庄园里有大量的奴隶,供他们像牲口一样的意识,还有无数的女奴成为他们泄兽欲的工具。他们喜欢驰骋在宽阔无垠的草原,喜欢占领一块土地策马奔腾,把这块土地上的农民赶走,圈出属于自己的牧场,他们认为,我们是皇族,我们是王爷,是优秀鲜卑族的贵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我们说什么就是什么,我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怎么到中原去和黄河边的农民,种1o亩8亩一块的土地,马还没跑几步呢,就出了圈了,洛阳太热,入了伏,就像一个大火炉,也像一个大蒸笼,这怎么受得了呢?

太子殿下越来越胖了,每天从早上就开始出汗,让两个丫鬟轮流的扇凉,都扇不过来,还是回到平城去吧,那里多凉快呀。冬天平城不太冷吗?冷可以多穿衣服呀,夏天热,穿的再少也还是热,光着膀子比穿着短衫还要热,于是元图、元景王两位王爷,每天两次到太子府去唧唧,圣上现在已经疯了,我们管不了他了,他要学汉语,说汉话,穿汉服,我们说不好汉语,他非要让我们说,而且在朝堂上,说不好汉语还要挨板子,我们实行草原、土地私有,我们想圈多大地方就圈多大地方,可是在中原,他把土地都分给了贫民和流民了,我们圈来的土地都作废了,今后让我们怎么生活,我们怎么吃牛羊肉,怎么喝牛奶羊奶,不行,我们不能再听他的了,我们要回到平城去,晚上就走,套两辆马车,两辆四匹马的马车,一夜就能跑八百里,一天就能到晋阳,两天就能到平城。一老一小两位王爷,天天就这么唧唧唧唧,跟洞里的老鼠一样。

“要是圣上怪罪我们怎么办?”

“他怪罪你什么,这都是生活小节,不适应洛阳生活,还非得在这里受罪?”

“我们就得回平城去,不用怕,有我们几位老王爷呢,他要是处罚,先罚我们。”

“宛香怎么办?她肯定不同意和我去平城。”

“她是江南的女子,她不怕热,那就哄她说我们去平城祭祖,太想太奶奶了,去给太奶奶上个坟。”

“也对,那我们就走,今天晚上就行动。”

“我们在图王爷府门前集合,别从我们太子府走,那样太招摇。”

天交三鼓,太子拉着宛香悄悄地出了太子府,穿过几个路口,转过几个胡同,早有图王府的家丁迎上来,备了两匹快马,太子和宛香分别骑上,一到府门,车都套好了,元图一看太子到了,吩咐家奴立即车。于是,太子、王爷和仆人、卫队,一行3oo多人出了洛阳,一路向北,直奔平城。

刚出城门不久,军卒就把太子行踪报给了皇帝,皇帝一听一拍龙案,这还了得,招玉昌进宫。因为天太热,玉昌刚刚睡下,一听皇帝急召,肯定有急事,迅起来穿戴,顶盔冠甲来到了皇宫,皇帝一见玉昌,龙床上恨得牙根直咬,咬着牙说“太子率人逃跑了,他想回平城,似有谋反之意,你立即带领1ooo人马,追上去,务必追上太子,他若是回来,还则罢了,若是不回,就地斩。”玉昌迟疑了一下“万岁,殿下谋反,不可能吧,太子是不是因为天气太热,去外面避暑去了?”“玉昌,你不用为他开脱,立即点兵,把他给我追回来。”“万岁,我这就启程,劝太子回来。”玉昌带领人马一路追赶,走了约有5oo里,方才看见了太子的车队,那时已经接近高平,时间已经是次日午间的时辰了。

因为马跑得太快,太子和宛香都受不了颠簸,就把车上的物品拿出一些,腾出空来,两个人挤到了车上,这一行人从半夜出,早上没吃饭,又跑了半天,早就人困马乏了,本想进入高平城稍作休息,然后喝点水吃点饭,继续北行。火热的天气,火热的地方,他们一刻都不想待了。不想这时候玉昌骑着他的狮子兽到了,玉昌老远就看见了太子的车队,不顾后面的大部队还有三四十里的路程,老远就高声呼喊“太子殿下,慢走,太子殿下,慢走。臣杨玉昌前来接驾。”

元图一听有人呼喊太子,料到准是皇上派来了抓捕人马,一抽马鞭,车马迅进城,然后穿过中心大街,想迅穿城而过,可是多快的马,他也跑不过玉昌的狮子兽啊,就在街心的十字路口,玉昌接住了太子,拉住了太子的车“太子殿下,圣上有旨,诏你回宫议事。”

“杨玉昌,太子殿下要回平城祭祖,难道你想阻拦。”元图上来叱责。

“杨玉昌,你大喊大叫,暴露太子身份和行程,是何居心?”元景也上来说道。

“二位王爷,如今迁都正处在关键时期,人心浮动,且不可带头北行,那样朝廷就乱了,太子殿下年幼,不经事物,你们是三朝老臣,可不能混乱纲啊。”

“杨玉昌你才出监狱几天,就该着你向老王爷这样训话了。”

“玉昌不敢,玉昌是在奉旨行事。”

“玉昌,你不用截着我们,我们肯定要回平城的,洛阳不适合我们,我们的根在草原。”太子依然固执。

“殿下,你不是说要给太奶奶上坟吗?”宛香到此刻才如梦方醒。

“殿下,大道理我不讲了,圣上对你擅自北行,非常生气,你要是走了,后面的王爷贵族们都跟了上来,我们迁都的大业不就化为泡影了吗?你体谅体谅你的皇阿爸爸。”

“这,可是我只想到平城住一个月,秋后就回来,我热的受不了了。”

“殿下,你是让一些人觉得心不宁静,心不静就总感觉热。”

“是啊,殿下,侯爷说的对,我们这样北行会让父皇母后伤心的。”宛香立即也劝道。

“杨玉昌,小娃娃,你敢阻挡太子去路,看刀。”元景说着就挥舞大刀,向玉昌杀来,玉昌根本都不看他的刀,他感觉元景就是太自不量力了,元景大刀劈向玉昌的面眉,玉昌头一歪,用枪杆一架,把元景的大刀,绷起老高,然后玉昌又一催战马,抓住元景的刀把,用力一拉,元景就摔到了马下,这时军卒们也到了跟前,玉昌一咬牙“把景王爷给我绑了。”

说着一举宝剑,“圣上宝剑在此,谁敢抗旨不尊,别怪我侯爷无情无义,先斩后奏。”

“殿下,我们回去吧。”宛香拉着太子,望了望玉昌,意思是千万不用动武。

“殿下,不能回呀,回去就是死路一条,向北走是生,向南走是死。”元图现在还在坚持北回。

“屠王爷、景王爷,既然宛香说了,我们还是回去吧。我们不能让我皇阿爸伤心。”

玉昌保着太子一行人回到了洛阳。孝文帝一气之下,就想把太子斩了,玉昌玉龙等众朝臣百般求情,最后命保住了,但文帝就此整饬朝纲,废太子,平旧叛,朝野震怒,未有再言北迁者。

新都宫殿宗庙即成,然平城时期鲜卑草原游牧礼仪与中原礼节又起冲突,孝文帝御遵汉例,各部取消鲜卑旧式典礼。让玉龙先是制定了简易汉式规矩,群臣相与为乐。新旧礼节在大殿上交织,朝臣无法遵循,于是玉龙上表,请依汉魏旧制,制定规范的朝仪。皇帝主持。玉龙用汉魏礼节通用规整,多次与徐公探究,又去孔庙学习,从孔府带来了3o名礼仪师到洛阳,协助制定及演习宫廷和朝堂礼仪。一个月后,玉龙请皇上到观礼台上观礼,认为可行的就留下,不可行的就删除,太极大殿建成之后,各诸侯王和群臣都来朝室参加新都落成大典预演礼仪。

那天的礼仪是先在天刚亮时,司仪者开始主持礼仪,引导诸侯群臣、文武百官依次进入殿门,廷中排列着战车、骑兵、步兵和宫廷卫军士兵,摆设着十八般等各种兵器,树立着各式旗帜。诸者传呼“小步快走”。于是所有官员各入其位,大殿下面郎中官员站在台阶两侧,台阶上有几百人之多。凡是功臣、列侯、各级将军军官都按次序排列在西边,面向东,凡文职官员从丞相起一次排列在东边,面向西,站位形成文东武西体例。大行令安排的九个礼宾官,从上到下地传呼。于是皇帝乘坐龙辇从宫房里出来,百官举起旗帜启程警备,然后引导着诸侯王以下至六百石以上的各级官员依次毕恭毕敬地向皇帝施礼道贺。诸侯百官等坐在大殿上都敛声屏气地低着头,按照尊卑依次序站起来向皇帝祝颂敬酒,斟酒九巡,诸者宣布“宴会结束”。最后监察官员执行礼仪法规,找出哪些不符合礼仪规定的人,把他们带走继续实践学习。从朝见到宴会的全部过程,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和行动失当的人。大典之后,孝文帝非常高兴地说“我今天才知道礼仪的贵重和皇帝的尊贵了。”于是授给玉龙太常的官职。另外他制定了宗庙的仪礼法规。把平城的宗庙全部迁往洛河,在洛河北岸另立河庙。宗庙落成,皇帝每到春天都去祭祖,那时,乡村正是樱桃成熟的季节,玉龙建议道“臣闻古时候有给宗庙进献果品的礼仪,现正当樱桃成熟季节,可以采摘进献,希望陛下出游时,顺便采摘些樱桃拿回来献给宗庙。”皇帝听了立即答应,以后开始兴起了各村旅游采摘果品进献祖宗的礼仪。

洛阳都城的建立,多民族融合礼仪的颁行,各种汉化改革措施的推进,加了鲜卑族封建汉化的进程,使鲜卑迅成为华夏族一员,为中华民族输入了新鲜血液。促进了北方社会生产,以《水经注》和《洛阳伽蓝记》为据,北方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产量大增,手工和商业渐趋活跃,改革又促进了民族交流融合,缓和了民族矛盾,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从此华夏民族开始不分彼此,同认炎黄为共祖,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是中华民族形成的重要里程碑。

喜欢龙山明月刀请大家收藏龙山明月刀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热门小说推荐
重生之娱乐圈事件簿

重生之娱乐圈事件簿

内敛高冷女x内敛高智男。重生一世,携手探寻那最黑暗的深渊。...

炮灰觉醒后,在年代文里乘风破浪

炮灰觉醒后,在年代文里乘风破浪

简介关于炮灰觉醒后,在年代文里乘风破浪不知道从哪个犄角旮旯里冒出来的半仙儿黄太奶说她命中有一劫数。好吧,她信了。可谁能告诉她,明明有那么多种的遭劫方式,为啥偏偏安排她被一口煎饼果子噎死?好在还有一个大机缘,让她穿书重生到了缺衣少食的七零年代。当然,还附带着满满一空间的物资,足够她躺平到死。神马?还有一个自己贴上来的签到系统?嘻嘻,收了收了,好东西当然要据为己有。不过,这系统怎么有点摆烂!一只永远没个正经名字的大黄狗,一只巨能吃肉的老王八,一只贼能叭叭的小鹦鹉,打拐子,抓特务,寻宝藏,捡洋落三仆一主勇闯七零。开局就遇渣男贱女?当然是算计回去!总有人送上门来受虐?那就送他们去劳改认识错误!本想低调做人,奈何实力不允许。左手空间,右手系统,还有一个随时要报恩的半仙儿黄太奶。方茴表示这日子,太舒坦。直到有一天,方茴突然现,自己居然成了这本书的主角,光环还一闪一闪的。谁能告诉她,明明是一本男频种马文,怎么生生被她掰成了大女主剧本?还有,这个三五不时就在她面前刷一波存在感的男人是怎么回事?怎么到了最后,居然成了她的官配!...

被反派幼崽当老婆养后

被反派幼崽当老婆养后

日更中,每晚11点左右准时更新喻沉是个喜欢看动画片,爱好睡懒觉的最小穿书者。某天,他穿成阴郁反派贺臻的小跟班竹马。书中的贺臻从小阴郁偏执,年少时受人蛊惑,养成争强好胜的性格,被人算计指使公司破产。四岁...

诡秘:我的马甲遍布时间线

诡秘:我的马甲遍布时间线

作品简介从柯学世界穿到诡秘之主后,林恩获得了把马甲投放到不同时间线的能力。一号马甲落地即天使,除了半疯没有别的毛病,林恩决定用祂跟着远古太阳神混吃混喝。二号马甲出生在地球文明时代,林恩表示杜绝群星归位,守护高质生活从他做起。三号马甲,林恩选择在所罗门帝国上班打卡,成功达成流水的帝国,铁打的林恩成就。最后一个马甲,林恩混入塔罗会,手撕坏剧本,揍阿蒙,坑真造,联手小克,共谋外神,最终林恩在这个过程中明悟自身的本质,登临神位。林恩是时间的旅者,他见证一切,记录一切,背负一切,亦掌控一切。于是,过去在他,现在在他,未来皆在他。ps主角本体泡泡,为泡泡意外诞生的一缕人性,最终脱离泡泡,成为独立的个体。若听风声所写的诡秘我的马甲遍布时间线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布。...

宇智波的一己之见

宇智波的一己之见

意外身死重生的金融狗,成为忍界宇智波一族的小幼崽。万幸,也算前世积德,不是诸天孤儿院的一员万幸,离灭族之夜还远那么,一切皆有可能,未来必将改变!...

来自大宋的鬼夫

来自大宋的鬼夫

我是你一千年前的夫君。来,把这蜡烛点上,我饿了!看着床边勾唇浅笑,面若皓月的古代男人,我觉得自己撞鬼了!对,没错,而且还是一只色鬼!洗澡的时候钻进我的浴缸,趁我不备偷偷吻我,还时不时的提醒我何时洞房!  阿月,再亲一个。转眼又被他壁咚在墙上,鬼掌一下子压住我的后脑勺,某处灼热,声音低沉别乱动,会出...